穿越红楼

情深意长


    ?
    我深深吸了口清新的空气,抬头仰望着蓝蓝的天空,微风吹抚着朵朵白云,千姿百态不时地变化着。放眼望去,只见庭院深深,到处是盛开的鲜花,滴翠的树木,如茵的绿草。
    在这个世界里,林家是姑苏著名世家,祖上为本朝的江山立下了卓著功勋,五代受封袭公侯之荣。林如海本人不仅长相英俊潇洒,脑袋更是聪明过人,参加前朝高考,一路高奏凯歌,轻轻松松夺得全国第三名,被世人称为玉树临风探花郎。
    他学识博古通今,深受皇帝赏识,如今已升兰台寺大夫,钦点为巡盐御史。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这个巡盐御史,小小的知府岂能相比?那可真是天下第一肥缺!
    林如海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浸润透了的知识分子,他完全被封建的忠君思想彻底洗了脑。他每天就象不知疲倦的驴一样,只晓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皇帝老子工作。
    我走进他们住的屋子,他早已去衙门上班了,只见贾敏斜依在贵妃榻上,身上盖条压花毛毯在闭目养神。
    贾敏见我走进来,招招手让我坐在她的身旁,她很认真地看看我说:“玉儿今天气色倒不错。”
    我硬着头皮,脸上挂着挤出来的笑容,走到她的面前。她象怕我飞了一样,急不可耐地伸手抓住我,使劲地楼住我,把额头抵在我的额头上,我感觉到她的心在剧烈地跳动着。
    好象空气凝固了,时间停止了,只听到贾敏的心在鼓咚鼓咚地跳。
    旁边的丫环小心翼翼地问道:“夫人,现在开饭吗?”
    贾敏抬起头注视着我说:“开饭吧,我的玉儿饿了吧?”
    林家的早晨餐并不奢侈,花样种类不多但很讲究营养。这顿平平淡淡早餐,使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真正的贵族精髓,是那些暴发户望尘莫及的,难以学到的。
    我出神地看着高雅美丽的贾敏,见她用小银勺慢慢舀起粥,送进嘴里细嚼慢咽,觉得她一招一势优雅极了。她发现我目不转睛盯着她瞧,微笑着柔声问道:“玉儿,怎么不吃?”我难为情地低下头,赶紧学着她的样子拿起小银勺子慢慢地舀粥送进嘴里。
    林家的粥比我在那世最爱吃的“天下第一粥”粥馆里卖的要好吃不知多少倍!
    我忍不住习惯性地端起青花细瓷小碗,心里还想着碗太小,我差不多喝四碗才可能饱。我把碗端到嘴边,埋头呼噜呼噜连喝几大口,碗底就朝天了。我用舌头添了添上下嘴唇道:这粥真是太好喝了,是用什么食材熬的?
    雪雁睁大眼睛怔怔地看着我,旁边的丫头们也很惊诧盯着我瞧。
    贾敏微笑着说:“这是用咱们江南特有的血糯熬制的百合杏仁粥。玉儿爱吃叫就雪雁吩咐厨房再多熬些来,玉儿慢些吃,不要急。”
    她吃的很少,常常情不自禁地停下来看着我吃,还不时地对我说:“早晨要多吃一些,你现在正是长身子,长个子的年纪,要多吃些才好。”
    我说:“娘,你也要多吃些啊。”她听了我的话,点头连连说道:“好,好,我也要多吃一些。”
    我刚吃完饭,她就站起走到我身边亲自给我擦擦嘴巴,看着我夸奖道“今天玉儿的表现真好,以后娘要是不在了,你就要象今天这样吃饭,要珍惜自己,勇敢地好好活下去。”
    我把头埋在她的怀里用娇媚的嗲声掩饰着心虚,轻轻叫道:“娘,玉儿要陪你一辈子,永远不要离开娘身边。”她轻轻地理着我的头发,我感觉到她的手指又长又瘦。
    我抬起头望她苍白的脸庞,只见她瘦得眼眶都凹下去,她要是在我那世里绝对算是骨感美人。
    我有点伤感地说:“娘,你以后不仅要多吃饭,还要多运动才好。”
    她凄凉地一笑道:“好啊,娘听玉儿,争取多活一天。”
    以后的日子,贾敏基本上都是尽量让我待在她身旁,每天对我有说不完的话。她似乎忘了我还是个孩子,什么话都讲给我听。
    我在那世时,总是纳闷封建社会大富大贵的人家子嗣大多不旺。皇帝有许多的女人,可有的皇帝连继承人都没有,最后死了还要近从亲属里找人继承皇位。如今听贾敏对我说的一些话,我才明白了一些。
    她对我说:她在京城贾府有兄妹三人,上面两个哥哥与她是同父异母。她的母亲贾老太君一辈子怀了十来次孕,每次怀了孩子不是流产就是夭折。结果一辈子只成了她一个,还是贾老太君将近四十岁高龄时生下来的。她上面有两个兄长,一个叫贾赦,一个叫贾政,都是他父亲小老婆所生,她母亲所养大的。
    贾敏十六岁时为了家族荣华富贵,被母亲送进皇宫做了皇太后的贴身侍女。她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提心吊胆,精疲力竭地服侍着太后,终于得到了太后的垂怜。
    十年后,太后给了她优厚的回报,奖给她一个出生江南望族的探花郎做丈夫。
    她嫁给姑苏林如海时,林如海已有三个屋里人,只是没有孩子。
    她是奉旨成婚,又是郎才女貌,夫妻关系十分和美,她在第二年就怀了孕,可是在孩子八个月时,贾敏受凉得了个小病,不小心吃错了药,一个活生生的男孩硬是被打了出来,那个孩子出生时连眼睛都没睁开,就夭折了。她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在鬼门关转了一遭活了过来,可是元气大伤。看了不知有多少大夫,吃了不知多少药,求了不知多少菩萨,总算在生下了可爱的女儿林黛玉。三年后又生了个儿子,可惜儿子没能保住,三岁时又夭折了。她很伤心地自言自语说对不起林家列祖,对不起林如海,也对不起可爱的女儿。
    有一天,贾敏拉着我手说了很久,我看她的嘴唇泛白,就站起来倒了一碗茶送给她,她顿时热泪盈眶地说:“我的玉儿真是天上少有,地下无双的好女儿,时时处处都让娘疼惜。”
    我扭怩地伏在她的怀里,她拍着我的背说:“以后王嬷嬷会不离不弃地陪着你,你可要把她当做最亲的亲人对待”。
    我点点头道:“娘啊,女儿知道滴水之恩应涌泉相报,何况女儿是吃嬷嬷奶水,被她一手带大的呢。”
    后来,贾敏对我说王嬷嬷的命很苦。她十六岁那年刚定亲没几天,未婚夫在河里淹死了。后来又定了一门亲,还没到一年,未婚夫得暴症病死了。她的父亲是林如海的书僮,母亲是贾敏的陪嫁丫环,也是贾敏从小的贴身丫环。她被贾敏从贾府带到皇宫又带到林府,在林家很有身份和地位。可是唯一的独生女儿被人说命太硬,十八岁了还没找到婆家。红楼时代十八岁的大姑娘,如同我那二十一世纪三十多岁的姑娘一般,算是大龄剩女了。
    正当王嬷嬷父母整日为这事忧心忡忡时,林如海大姨娘家乡闹瘟疫,她哥哥带着全家人投奔妹妹来了。贾敏看那大姨娘的侄儿二十来岁,生得很齐整,又是个新中的秀才,就让林如海做主把王嬷嬷许给了他。婚后小夫妻过的很幸福,王嬷嬷十九岁那年怀了孕,生下个女儿,可能是接生婆没有消好毒,小女婴只活了七天就夭折了。
    她的婆婆伙同大姨娘跑到林如海面前跪在地上哭着,要求休了王嬤嬷,王嬷嬷也感到无法在婆家立足,想死又怕父母亲受不了,就拖着虚弱的身子回到了娘家。那时,正好小黛玉出生一个多月,贾敏换了几个奶娘都不如意,不信邪的贾敏找来王嬷嬷做了林黛玉的奶娘。从此,这个苦命人把林黛玉当成了亲生女儿,割心割胆地疼着爱着。人生难得是真情,也许这就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吧。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