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隋唐之召唤系统

第十三章 特工


    ?张恒乐趁现在在四明山,向李密提出购买2万匹战马,李密狮子开大口要价600两一匹,最后定在价格500两一匹,必须要上好的战马,李密几十万士兵中只有5万骑兵,不缺军粮,但是军饷银两不是很足,最后忍痛卖给张恒乐2万匹。战乱时期一匹上等马的价钱可以买10个人了。
    几天后,李世民带着李元霸赶到,杨广下令李元霸出战。
    四明山上,联军和隋军盔甲鲜明,旌旗招展,李元霸手持双锤走了出来,杨林在后压阵。
    张恒乐看见瓦岗军中,除了裴元庆以外,每个人手臂上都缠着红布,马上明白了这肯定是李世民那边和瓦岗军已经商量好了,叫李元霸缠着红布的不打。早年秦琼曾经救过李渊一家的性命。
    “系统你检测一下李元霸属性。”
    “李元霸武力107,统率30,智力20,政治15。”
    “李元霸在此,谁敢出来送死。”
    “你爷爷来会会你。”裴元庆跑了出来。
    此前瓦岗军中吩咐每个人手臂都缠上红布,李元霸不打缠红布的人,裴元庆不服气,要与李元霸斗上一斗。
    裴元庆先双锤砸过去,李元霸伸锤挡格,纹丝不动,接着一锤往下砸过去,裴元庆举抵挡,挡…的一声巨响,裴元庆浑身剧震,座下的马承受不住压力,跪了下来。李元霸也下马跟裴元庆继续相斗。大概斗了十多回合,李元霸伸出双锤向裴元庆胸口砸去,裴元庆只得双锤护住心胸。铛……的一声巨响,裴元庆被震得双锤脱手飞出,人也飞出几丈远,口吐鲜血。瓦岗寨的人马上把裴元庆扶了回去。
    “哈哈,有点意思,你是除了宇文成都以外唯一能接得了我几锤的人,今日就饶你不死”
    杨林下令全军冲锋,联军也下令全军冲锋,心想你李元霸再厉害,也就是一个人,能敌得住千军万马么。
    李元霸专门往没有缠红布的人群冲去,瓦岗军也故意避开李元霸,张恒乐下令全军都要避开李元霸。
    一时间,杀生震天,尸横遍野,联军与其他隋军的交战并未落下风,唯独李元霸无人能挡。战斗打到响午,死在李元霸锤下的联军将领有五十多人,士兵更是不计其数,联军不得不退兵。
    四明山之围也就解了。此后,众反王听到李元霸之名,无不丧胆。
    李元霸杀退联军后,杨广封李渊为唐公,封李元霸为大隋第一勇士。
    联军退了几天后,宇文述病死,杨广让宇文化及接替其父任丞相。
    张恒乐一直注意保存实力,损失不大。大军回到杭州的时候已经到了十二月了。
    出征这两个月,众大臣们把吴国的军务和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赵云和洪承畴已经回来了,薛举的5000匹战马也已经接收。6万新兵经过三个月初步训练已经算得上是军人了。
    张恒乐不久后又下令,李定国率军攻取扬州城最南端的建安郡、孙传庭率军攻取宣城郡、徐庆攻取新安郡、狄青攻取毗陵郡。到大业十三年一月初,已经把长江以南扬州所有未被其他反王攻取的区域拿下。
    张恒乐心想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也有二年的时间,从现在到杨广被杀还有一年多时间,应该重整政体、展经济、改革军事力量,治国需要文武兼治,法制和仁政结合,对于未来时代的人,应该把二十一世纪的一切政治体制、法律有选择应用在这个时代,相信肯定会有大突破。
    政体上已经基本确立起来了,接下来应该在几方面着手改革。
    第一,经济方面,不仅仅要发展农业,工业和商业一样不能轻视。
    第二,科技方面,这个时代什么最缺乏,当然是科学技术,如果现在有了枪炮,整个世界也挡不住自己了,但科技一切要从创造开始,比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这四大发明,还有要把各种科学技术运用到各行各业中。
    第三,军事建设,虽然现在已经训练出一支精兵,训练方法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但是各种兵器却算不上是最先进的,可以从改进各种兵器入手,加大研究力度,科技强军。
    第四方面是教育,要把一些先进思想有选择地教给治下的老百姓,一切教育学习的知识以实用性为主,学习四书五经只能占一小部分,还要创办军校和地方学校,从政史地、数理化几方面进行综合教育,培养军事将领和各方面人人,比如物理化学现象等等,都应该稍微透露一些。
    还有其他方面,要改革和发展的太多了。
    大业十三年一月初十,新年后第一个早朝,基本上文武官员都到齐了,左丞相霍光按照惯例汇报了现在吴国的基本情况。
    “现在我吴国治下有丹阳、毗陵、宣城、新安、建安、会稽、永嘉、东阳、吴郡、遂安十个郡,加上国都杭州,总人口380万,其中杭州70余万,吴郡50余万,丹阳40余万。
    去年府库收入为2806万两白银,其中蒸馏酒收入为2592万两,府库总支出为,1880万两。其中购买战马开支最大,向李渊购买3000战马支出180万两、向薛举购买5000匹支出300万两、向李密购买2万匹支出1000万两,其他开支约400万两,去年府库盈余为712万两,加上前一年度盈余1033万,现有府库盈余1745万两。
    我吴国现有军队约14万人,其中近卫军9千余人,现有战马28500匹。“
    霍光介绍完以后,张恒乐接着系统阐述了自己治国方略,众大臣听了不禁瞠目结舌,简直匪夷所思,闻所未闻,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实施过。
    其中最为高兴的应该是宋应星和徐光启了,历史上的他们本身就是科学家,研究和发展科技就是他们毕生最大的追求。
    赵普道:“大王,臣觉得可以颁布一个求贤令,邀请天下有才能之士前来吴国发展。“
    “嗯,这个提议不错,这个求贤令就交给赵爱卿来发布吧。“
    霍光道:“大王,臣觉得杨广首创的科举制度很好,吴国也可以实行。”
    宋应星道:“臣建议求贤令要邀请的人才不仅仅是文臣和武将补,还要包括各类技术人才,各类工匠。“
    张恒乐点点头表示肯定,道:“三位爱卿的建议都不错,寡人再补充一下,科举考试也可以选拔技术方面的人才,不仅有文武状元,还可以有技术方面的状元,我们可以将之简称为理科状元。”
    “在教育方面寡人认为可以在各郡县办理学堂,吴国每个八岁至十五岁的孩子可以免费接受三年的义务教育,学堂各项开支有朝廷负责。在学习内容方面不仅仅是基本的读书识字,四书五经,还应该包括基本的数字算术,基本的生活常识等等。诸位爱卿觉得怎么样?”
    众位大臣觉得这个政策很好,自己的这个大王不愧是有道明君。
    这时候,严嵩站了出来道:“大王真乃千古圣君呀,此乃大吴之幸,万民之幸呀。”
    “关于兵制方面爱卿们有何意见?”
    洪承畴道:“大王,臣认为应该把我吴国的治下的人口登记在册,规定凡是在一段年龄内的男子都要服兵役。”
    …………
    …………
    张恒乐和一众大臣们整整商议了三天,把很多军政方面的问题敲定下来。
    在军制方面,决定实行府兵制。凡是年龄在16-30岁的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分为战时和闲时,闲时的时候这个年龄段的男子只是每年在冬季的时候进行军事训练三个月,其余时间朝廷不干涉。朝廷根据实际需要决定要征召的士兵数量,如果朝廷发出了征召指令,就必须去户籍所在地报到入伍。
    府兵制规定兵权分为管理权和统兵权两种。征兵、闲时的士兵训练、军队各种兵器订购打造,军需管理等等都是由兵部负责;而高级将领们则只负责买发生战事的时候领兵作战,当战争结束后,士兵将重新交归兵部管理。
    张恒乐决定现在吴国的常规现役兵力扩编到20万,其余是
    在杭州城某个秘密的地下室,三百名特工整齐划一,个个面部看不出任何表情,张恒乐和戴笠站在这三百多人的前面。
    通过戴笠三个多月的挑选,终于找齐三百个合格的人员作为第一期的特工,接下来将接受各种特殊训练,比如:各地方言,心理训练,格斗技巧,风土人情,追踪与反追踪,情报网的建立和管理等等很多项目,然后,还要进行长时间的实习经过专业训练执行特殊任务。
    特工和特种部队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三百特工第一期的教官肯定是戴笠和龙且,张恒乐偶尔会抽空过来训练。
    龙且负责的是各种体能训练,搏击格斗技巧。戴笠负责的是各地方言,心理训练,风土人情,追踪与反追踪,情报网的建立和管理,暗杀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