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是男主白月光

第2章 放心太早


    ?若是一开始薛黎尚且担心自己会被被牵扯到不知名的剧情之中,毕竟她不敢保证自己一定是原书中的路人不是。可经过这两年内不间断的传来各主角们争奇斗艳的戏码,不禁让薛黎发自内心的感慨:
    主角们不但有颜还有内涵,而我只有颜!难怪我成不了主角也混不上配角!
    薛黎一不会作诗二不会作画,倒是喜欢看书,可其中纪事与游记居多,难登大雅之堂。若论起一技之长,薛黎是有的,薛黎懂箫,是前世自八岁起就开始学的。也就是将近十年的学箫涯,才养成了薛黎沉静内敛的性子。前世薛黎的箫技虽说不上大师级别,但在众多古典乐赛事上也是拿过不少奖项的。加上箫声本就婉转舒缓,听箫的人往往受自身情感所累只觉箫声悲伤,所以在古典乐圈子里薛黎的箫以情感真挚催人泪下见长。
    而说起原主戚明珠的本事也不是没有的,原主喜诗书,擅琴,尤擅养殖花草,以兰花最甚。诗书不是问题,花草也不是问题,毕竟戚明珠写有《植株手记》一本,最难得可谓是琴了!
    薛黎继承了戚明珠的记忆,对弹琴可谓是熟悉中夹杂着数不清的陌生,薛黎努力循着记忆深处的感觉把琴练好,以免将来的某一日拙劣的琴技成为身份上最大的漏洞,可是她毕竟不是真正的戚明珠,她不喜欢琴,琴虽高洁,但她委实是个俗人,没有高洁的心性,不适合奏琴,是以,薛黎虽然靠着脑海里的记忆与手指对琴的熟悉感将琴曲练习的分外熟练。可却难以奏出琴魂。与原主之前的琴技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后来薛黎听闻,原主的继母许氏也是擅琴之人。并且时常与相国公于紫姹园内饮酒奏琴,二人琴瑟和鸣,似鸳鸯眷侣。那时琉璃初初在薛黎面前提起这件事时,薛黎神情冰冷双眼幽寒没有丝毫温度,衣衫单薄在窗前站了半夜,彷佛这世上所有的孤寂都汇聚在了窗前的少女身上。涟漪与琉璃二人见之皆面色苍白,心中无限的担忧与惊惧。因为戚明珠的琴初时便是其生母林氏所授,母女二人皆通琴技,以前,国公爷也是时常夸赞的······
    待到半夜里,薛黎陡然开口冲着二人道:“把我的鸢尾琴好生收起来吧,日后我再不会奏琴。”琉璃与涟漪二人面面相觑,涟漪素日里管的便是薛黎的妆奁、钱财以及一切私人物件。听得这话只能无奈应下。至此鸢尾琴被锁在了薛黎的小库房终生不见天日。
    而那时终于躺在床上的薛黎心道:“演戏真是个技术活,类似老娘了!”
    综上所述,直到目前为止,薛黎能拿得出手的只有箫之一技。反观众主角们琴棋书画皆通,文采风流,声名远播,薛黎与其他声名不显的闺中小姐一般,全都被比到了爪哇国里!得亏薛黎还算有颜,勉强能混个花瓶当当!
    认清这个事实后,薛黎心里不可谓不忧伤,想当年,姐在现代可是才女啊!姐看了多少游记散文个人传记,姐的内涵可是有目共睹的!姐还懂乐器,姐拿过无数奖啊!上辈子因为颜值不够只能当气质型美女,这辈子反而因为实力不够只能当个花瓶!
    不过忧伤过后,薛黎才算真正的放了心。自己现在充其量就是个花瓶,因着原主过分漂亮的脸也算是个异常精致的花瓶。自己应该是可以安安稳稳过自己的小日子,不会莫名其妙的卷入原著的剧情之中。
    如此想来,这两年薛黎的日子过得不可谓不滋润!因为戚相国对继室许夫人爱重非常,进而对戚明珠这个嫡长女视若无睹。完全颠覆了戚明珠记忆力父爱如山的形象。
    许夫人是个少有的明白人。当得起一句玲珑剔透的夸赞。她对薛黎的态度是不远不近,一应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薛黎的汀兰院但凡出现一点儿问题她都会马上帮着解决,从不拖泥带水。但却从不以母亲自居,有数的几次交谈间也微带疏离地喊着大小姐,更遑论顾及薛黎的内心世界。
    在薛黎看来,这无疑是最聪明的决定。原身纵使是嫡长女,可她一无嫡出兄弟帮衬,二无亲娘庇佑。如今的相国公府唯一爱重这个嫡长女的恐也就只老太太一人了。偏偏仅老太太一人便可以再护她十年!但凡许氏对她有任何怠慢,第一个不答应的便是老太太!
    许夫人便是看透了这一点。便从不刻意与薛黎交好,因她知道原身不会信,老夫人更不会信!她也从不敢有任何怠慢。不过一个女娃,好生养着几年送出几台嫁妆就能解决的问题,何必与她为难。如此一来,老太太也更加放心。对这个相国公继室许氏也越加满意,逐渐将府中大权交付许氏。许氏终是用一副玲珑剔透的心思逐步掌握相国公府中大权!
    薛黎对许氏并非毫无防范,便是老太太虽对许氏放权,也并非完全不理事,再说薛黎好歹是嫡长女,生母虽已逝,但还算是有些人脉,既然已经确定许氏对她出手的可能性极小,薛黎自然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享乐上!
    老太太对原主真心爱重,又怜她失母尚在孝中,竟是一切都依着她的想法来,她的汀兰苑里备着小厨房,一切吃穿用度都自成一体,院里还设有小佛堂。薛黎不愿出汀兰苑,老太太就特许薛黎除却初一十五到老太太跟前请安可以不必出来,薛黎喜静,老太太就命府内众人等闲不能入汀兰苑打扰大小姐!
    薛黎每日里看看书,吹吹箫,弄弄花草,抄抄佛经,饿了有小厨房里香涵丫头精心调制的各色佳肴,渴了有琉璃自制的各色花草茶,累了涟漪马上上前进行轻柔而有力的按摩,冷了,呃,从没冷过,不穿严实不让出门······
    总而言之,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成为戚明珠的三年时光,薛黎已经被同化成了一个地道的古代闺秀。起码表面上是如此。
    薛黎这恬淡安逸混吃等死的日子过了三年,两天前是薛黎正式出孝的日子,至此原身及生母林氏已去世三载,薛黎代替原身守孝三年,三年间薛黎日日在小佛堂诵遍往生咒,一为林氏,二为早逝的戚明珠。
    而就在出孝的前一天,薛黎才知道自己放心的实在太早,她竟白白浪费了三年的大好时光,把自己推到了相对被动的处境!
    只因那天薛黎如往常一样欲抄写往生咒,打算第二日将三年内抄写的往生咒以及各类经书烧掉,一来祭奠亡魂,二来为过往画下句点,从今以后她便是戚明珠了!
    可中途休息之余,薛黎无意中瞥见往日里用惯的镇纸竟被难得粗心的涟漪放反了,而薛黎也便反着用了!这镇纸呈长方体,正面以及四周都雕有兰花纹理,雕花之人技艺精湛,兰花栩栩如生。只因墨色过重,兰花纹理乍看之下不甚清晰,可薛黎虽未格外在意过,也知这正面是有雕有兰花的。是以这镇纸放反了她才能够发现。
    思及此,薛黎索性拿起镇纸细细观赏,细看之下,发现这镇纸竟非比寻常!它竟不是石头而是一整块少见的墨色玉石!薛黎以前没甚在意也不过以为这就是一块儿少见的黑石罢了。没想到竟是一块儿价值不菲的墨玉。
    再细看之下,这墨玉镇纸反面虽没有兰花纹理,可是在一边角落似隐隐刻着一行字,薛黎拿起镇纸放在阳光下,借着反光仔细观察,才发现这行字竟是——贺明珠生辰之礼。字体似刀锋般深刻锐利,又似雄鹰欲冲破天际,桀骜不驯直摄人心魄。
    不知怎的,看到这行小字,再看向这块名贵的墨玉镇纸,薛黎竟觉得脑海里有什么东西将要喷涌而出!
    到底是什么?什么东西被我忘了?或者我忽略了什么重要线索吗?!
    镇纸,墨玉,镇纸,墨玉······
    墨玉镇纸!!
    薛黎将所见联系起来,只觉眼前白光一闪,原主记忆中关于这墨玉镇纸的一切呈现在脑海中。原来,这墨玉镇纸是戚明珠早殇的表兄欧阳康在她十三岁生辰时所赠,而她这位表兄用惊才绝艳才形容却是一点也不过分。(不过分,满世界都是惊才绝艳)
    欧阳康此人自小身体虚弱,欧阳家为他遍访名医,得出的结论都是大同小异,若是心无旁骛好生修养,可活至弱冠之年。也就是说,即便他像傻子一样整天吃吃睡睡也最多能活到二十岁。可偏偏这人早慧,便是身体康健,也有‘慧极必伤’之说,遑论他一副病弱的身体。欧阳康此人倒是豁达洒脱,深谙‘及时行乐’的道理,在他有限的生命里活得肆意妄为,欧阳家众人从不曾苛求,只愿他诸事顺遂。
    欧阳康死于他十八岁那年秋天,那年戚明珠十三岁,戚明珠的生辰在三月里,生辰上欧阳康送给这个最美的妹妹一块墨玉镇纸,上面附以兰雕,镇纸背面左边角处,刻了一行小字——贺明珠生辰之礼。
    同年秋天欧阳康长眠地下。
    记忆到这里,薛黎已是泪流满面。那是戚明珠残留的感情,为那个早殇的表哥心痛,在戚明珠心里,欧阳康便是她的亲哥哥!
    可是此时的薛黎只想破口大骂!活该你早殇,谁让你叫啥不好非得叫欧阳康,无论是欧阳克还是杨康都是早死的命啊你知不知道!(这个真不知道)你死就死吧,你临死前还给表妹送什么墨玉镇纸,真是要被你害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