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军传说

第十九章 故人王匡。


    ?第十九章故人王匡昭宁元年9月25日早司隶洛阳城内。
    当丁原带着他引以为豪的并州军踏进洛阳城时,他并不知道这是他霸业的起点同时也是他人生的终点。
    当丁原进京时听闻刘辩小儿改光熹年为昭宁年同时大赦天下时,原本勉强淡定的脸立马就垮了下来。又听到司空刘弘只不过怠慢了一下董卓,就被董卓借机取而代之。
    丁原原本的“好心情”立马就没有了,因为丁原知道董卓这是在立威。要知道司空刘弘字子高和丁原也是有一面之缘的,丁原也知其实他也是汉室旁落的宗亲。现在何进和十常侍都已灭亡,董卓初到洛阳虽然有救驾之大功。但毕竟兵力薄弱不能自立大将军一职,所以先找找当朝元老三公的晦气。正好现任三公之一刘弘就是最好的人选,毕竟现在汉权旁落。别说刘弘一个旁落子弟,以丁原对董卓的了解。一旦董卓实力大增下一个对付的恐怕就是少帝了。
    丁原正心不在焉的想着如今的局势,他应该怎么走才能走到董卓的前面。无奈要怨就怨死去的何进,什么人不找偏偏找偏偏找那董卓。董卓他可知道虽然对付羌族和黄巾军败多胜少,但绝对是军中骁将。自己如果不拼老底,恐怕一时半会只能和他五五开。关键是董卓先他一步立了大功,自己虽然是持金吾兼并州刺史地位等同于九卿。但是董卓未进京之前就是前将军兼并州牧,不论是文职还是武职都稳压自己一头。所以丁原之所以不惜冒着得罪董卓和何进的风险也要把孟津港给一把火烧了,就是因为他忍了董卓飞扬跋扈好些年了。实在忍不了了。
    拿丁原的话就是:我丁原哪一点不如那董卓老贼,为何他越是吃败仗、官位就越高。而我丁原若不是靠着女人的大腿,恐怕还是一个南门的小吏。老天何其不公啊,丁原仰头长叹颇有怒其不争的境界。
    如果我会通心术我会笑着对丁原说道:丁原大叔,你怎么越混越回去了。董卓之所以不论是官位还是兵权,都稳压你一头自然是有他的道理。与其有时间怨天尤人,不如发奋图强干翻董卓。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当然我不会那么好心的上去找骂,从某一种角度来说。丁原和吕布在性格上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按现在话说就是都有些轴。明明心里很清楚,但却被外在因素所影响。一朝棋错,满盘皆输。等到真无子可下时,又后悔不已。一句话他们就是典型的记打不记疼的人,想要让这种人改变想法。首先先的给他们一个台阶下,然后在不动声色的引导着他们进入你的节奏。最后别忘记恭维几句,总的说就二字“捧杀”。不要小看这二个字,后来关羽关二爷就死在这两个字上面。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不管丁原如何烦闷,但眼前局势如此也由不得丁原做最坏的打算了。现在已经进入洛阳城里了,如果不捞一些好处。那他就不姓丁,笑话他丁原是什么人?岂有入宝山而空回的道理。
    眼下丁原的心态就像输不起的赌徒一样,只剩下一条命能赌了。丁原却不知道,如果现在他不与董卓对抗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但他就像亡命赌徒一般,他们不把裤衩都输了不算完。
    丁原现在可能想通了,所以脸色总算缓和了下来。他定眼在围观的人群中一看,果然有一个熟人。那熟人不是别人正是任大将军府掾的王匡王公节,所谓的大将军府掾就是大将军何进的办事员。
    丁原下马走到躲闪在人群中的王匡面前拱手笑道:公节兄,多日不见为何躲着我?莫不是怕我找你喝酒乎?原来丁原和王匡早年很是有些私交,那时丁原外放并州为官时王匡就对丁原允诺:当有事时,必招之。这也有了后来的何进招丁原进京勤王一事,王匡算是丁原的领路人。
    所以丁原就算此时心里在烦闷,也不好在故人面前显露出来。毕竟人活脸树活皮,越是高位的人越不愿意让别人看见他们失态的一面。毕竟这年头名声还是很值钱的,但是总是有些另类的人不稀罕所谓的好名声。吕布就是佼佼者之一。
    先不管丁原如何,那王匡却先推开丁原的手苦笑回道:建阳兄,没想到我藏的这么隐蔽还是被你发现了。如今我有要事,改日当登门赔罪你我二人不醉不归。
    丁原也人老成精重新见状抓住王匡的手不让他走急忙说道:可是因为那董卓,王兄莫怕有我丁原在此我倒要看一看。那董卓能奈你如何?
    王匡苦笑说道:建阳兄,我当着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今天董卓当着诸位大臣的面,直接把那个汉室宗亲给扒下官服拖了下去。今天的刘弘就是明日的王匡,与其被董卓撵走还不如自己主动请辞。待日后再找董卓老贼算账,看样子王匡也恨董卓入骨。
    丁原思量片刻便附着王匡的耳朵边耳语几句:王兄,洛阳之事我为之。关外之事你为之。王匡听完丁原话后脸色阴沉不定好一会才下定决心,拍了拍丁原的双手神秘的一笑然后就遁去了。
    直到王匡走的不见人影时,我才收回注视着他的的目光。恰好和吕布的目光对着了,令我意外的是,一直表现的很冷静的吕布。脸色竟然一丝有些怒容,不过吕布也很好的克制住了。因为大家大多都注视着丁原和王匡,所以吕布的表情只有我看出有一丝异样。
    难道吕布和王匡有仇?没听说过啊?不过王匡此人虽然后来位列河内太守也是一方诸侯,但是史学家却不待见他。他连单独的传记都没有,也许早年中与吕布有怨也未可知。不过难道吕布日后杀丁原,也有王匡的影子吗?这可不得不察,毕竟吕布杀丁原是吕布命运的第一次转折点。必须把吕布杀丁原所导致的负面影响压到最低,否则不又是重复历史的老路。这时的我又岂不知螳臂当车不知量力之理,只不过关心则乱尔。
    看着在人群中甚为低调的吕布,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希望这是我的错觉,否则事情就大发了。凭心而论丁原虽然不是明主,但也罪不至死啊?不能让吕布不明不白的杀了他。我暗暗下定决心,这几日要留意观察吕布的一举一动。就算不能阻止丁原的死,也要让他做个明白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