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游戏中引导勇者们

药抗论弱能与天才


    ?世俗眼光都以为两者无关,唯独我有非主流的观点,认为失智症是大脑名为返祖现象的退化,儿童弱智是老人失智症复制条件反射的遗传,天才是各种对抗失智症而产生的免疫力。
    所以只是说失智层面的话,太片面了,因为本人小时候的确存在复数的学习障碍,却又没有被视为『弱能』人士,表现的『强弱』一直很不稳定。
    直到近年留意到亚斯伯格症的症状『与我很相似』,这才令我感兴趣研究天才和弱能,这两极之人的关系。
    亚斯伯格症的语言和社交障碍,最令我感同身受,因为我视听都没问题,甚至可以说是资优,偏偏有视而不语,听而不说,语而不视(没有眼神交流)和单向说话的怪问题。
    我看过资料後,相信是感觉统合的调节问题。
    以下为计算公式,正常人的感统是本能的固定值,我以50%为正常的本能标准;弱能人士的感统接近无,我以50%以下代表弱能;资优的我以50%以上作表示,至於超级资优我就不说了。
    正常人聪50%明50%,所以智商100%(两者相加),语交能力50%(两者融合,算下限值);
    弱智儿童聪30%明30%,所以智商60%,语交能力30%;
    神童聪70%明70%,所以智商140%,语交能力70%;
    而本人『小时候』则比较怪,时而聪60%明40%,时而聪40%明60%,智商竟然80-120%,语交能力却只得40%。
    这个两极化的怪现象使视听能力不能共存,却又拥有可称为两种优点和两种弱点的四个不稳定数值。
    我要是可以稳定在聪60%明60%的话,当然是智商120%的近乎天才,相反便是80%的弱智边缘,正因为强弱的不稳定,我才会孤立自己到资优弱能的第四类。
    於是乎我发现,假如我的遗传是一个稳定数值的话,不论天才和弱能,机率都是二份之一,这个机率当然没有把母亲因素计算在内,更何况还有遗传不稳定的更高可能性。
    正正是这份不稳定再恶化了,发展後才变得近乎100%和0%,而语交能力一直被抑制,只有一针见血的锐利,而欠缺圆滑。
    我最初以为两极化是我爸酗酒遗传给我的,但从他日渐恶化的情况来看,也许他本身也是酒精抗药性的遗传受害者,而我身上问题的是酗酒血统的联姻产物,他们醉後的风格各异,於是乎他们都没有失智症,但他们各自不同的『失之抗药性叠加』於我身上(失聪失明失语失时失空失动失智)。
    问题是,我为甚麽没有因此而变成弱智,反而隐性化的,具有掩饰弱能的天才,我和小铭可大不同,他的天赋是复制我的遗传,我的天赋是後天得来,父母弟弟皆没,要是有失的问题,他没可能表现得比我童年时好,这点可能要归功於两性繁殖,母亲血统的过滤。
    然後回到我个人的七失问题,这七缺点同样是我的七优点,假如说七缺合一就是脑退化综合症的话,那七优合一就是脑进化了,问题是我的七缺和七优是调节的极限问题,我的上下限都很高,但100%的极限还是不变。
    能够将脑退化的缺点一分为七,互相以毒攻毒,产生『失』的抗逆性,才是分裂症的本来意义,把病的成份折解,如炼蛊般互相免疫,所以精神病患者家族不一定患上精神病的原因是,如蜂后般拥有抗毒害的免疫力。
    因此DNA一样的工蜂生殖器官,会因为抗药性的解药生产不足,变异成毒针而不育和短寿(45天),但吃蜂王浆的蜂后生育能力旺盛和长寿(几年),所以我才一直说,资优和弱能的两极化,就是抗药性所造成。
    我把感觉统合失调和可逆失智症扯上关系,把自闭症分为固定的不可调节型,和不稳定的两极化调节型(可逆资优弱能),正因为『失』的可逆成『得』,人类才得到名为天赋的进化遗传,正因为失被遗传过滤,才有只得天赋的纯天才。
    知道霍金的存在後,在优缺点的问题上,我直到现在还是犹豫不决,失动到他这个境界才聪明绝顶,值得吗?他可是没得选择,而我则在一目十行的最高境界中,因运动能力再恶化而在选择上退缩了,以心眼雏型作挡箭牌,当年那失动的少年阴影至今挥之不去,从此无法再在视觉天赋上再作突破,假如世上真有葵花宝典的话,也许有不少人一代高手会取笑我没胆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