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到古代

第 266 章


    林满堂一天之内被尉迟恭连参两次,不止户部和御史台等着看好戏,就连其他部门也都眼巴巴等着结果。
    有些大臣甚至等不及,让自己的下仆在宫门外等候结果。
    大家都以为一定林满堂肯定会被尉迟恭打脸。毕竟尉迟恭可是老臣,从来不会无的放矢,他在皇上面前很有分量,他参的人一般皇上都会看。
    这些年被他参倒的大臣两只巴掌都数不过来,国库的收入有三分之一是尉迟恭的功劳。
    林满堂是正三品侍郎又怎么样?手握国家钱袋子又怎么样,只要栽在尉迟大人手上,肯定会没脸。
    一想到林满堂刚当上户部侍郎,办事流程还没弄明白,就被尉迟恭打脸,他以后还怎么当官,怎么指挥属下办事?
    说不准连官位都丢了。啧啧,也不知道这林满堂是怎么得罪尉迟恭了,
    寻常遇到这种事,可都是御史台只要发个弹劾,当事人辩驳一下。要么认罚,要么认错。
    偏偏尉迟恭居然在大朝会上就给林满堂没脸。说他们之间没有私人恩怨,大家都不能信。
    “哎哟,这林侍郎也真是倒霉,刚刚当了侍郎还没一个月呢,居然就被参,你说他该不会吃不消吧?”
    有的笑道,“那可未必,毕竟人家是新近宠臣,可能会比老臣更得皇上喜欢。”
    这人说林满学时是新近宠臣,其实也不为过。毕竟林满堂只当了六年官就升上正三品户部侍郎,绝对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有的说,“不能吧?皇上对尉迟大人一直另眼相看。”
    “我晌午去户部报账,亲眼看到尉迟大人从林大人房内端出一盘鹅掌鸭信,昨儿他说犒劳仆人,今天不能还犒劳吧?谁家下人能天天吃得这么好。宫里都不行。他凭什么呀。”
    “对啊,我也听说了,不只有鹅掌鸭信,还有鸡翅呢。尉迟大人本来就因为樊城□□窝火,正憋着火要参个人灭火,人证、物证都找齐了,我看他这回还拿什么当借口。”
    ……
    大家几乎一边倒站在尉迟恭身边,毕竟他这人不贪权,唯独不喜欢贪官污吏,别看林满堂只是生活奢侈,可在他看来,林满堂有当贪官的征兆。那不是有一句老话嘛,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当官才几年,生活就这么奢侈,以后肯定会贪银子满足自己的私欲。
    尉迟大人这是以小见大,给皇上提个醒呢。
    可这些官员万万没想到,双方出了宫,林满堂被萧定安扶着上马车,半点委屈也没有。反倒是尉迟恭表情有些不自然。
    瞧这样子,尉迟恭竟是输给了林满堂。
    仆人们觉得事情有些不妙,纷纷回去将此事禀告自己的主子。
    御史台的官员们围到尉迟恭身边,别看他们现在分为许多党派,但他们明面上都是御史台的人,参林满堂奢靡一事,事关御史台脸面。
    大家全都围过来,“尉迟大人?怎么样?”
    尉迟恭头回丢这么大脸,心头不痛快,想到林满堂那话,心头憋着火,也没理他们,带着下人去了良国百货。
    良国百货果然离得很近,往西走了没多久,就看到一个三叉路口有个二层铺面。这铺面极大,而且与周围房屋有明显区别,上下两层的窗户皆是清晰可以照人的玻璃的。上方还挂着黑底金字的牌匾,上面明晃晃写着“良国百货”,边上还插着一排白色幌子,上面皆是这四个字。
    尉迟恭在马车里换了便衣,下人将马车停好,就有个小二过来给他们牌子,待会儿,他们要凭借牌子领马。
    尉迟恭站在门口,看着硕大的门面以及比他还高的玻璃,“竟然这么大。”
    下人也是目瞪口呆,“是啊,这也太大了。”
    这得花多少钱啊。听说这么大的玻璃镜就要一百多两呢。
    尉迟恭惊讶一瞬,收了神色,背着手,板着脸进了店,刚进去,没走几步,就见不远处设了个数个入口,边上立着两个小二,他们旁边有一排排空篮子。
    两人刚要进去,就见有个小二笑道,“要不要拿着篮子?将选好的东西用篮子盛着,也省得用手拎了。”
    尉迟恭示意下人接过。
    下人接过篮子,试探问,“这篮子可以拿走吗?”
    那小二笑道,“不行的。这个要还回来的。”
    下人早有预料,毕竟编得这么结实的篮子,如果买东西就送,这百货早已亏死。
    两人进去之后,只见一排排货架,从上至下分成五层,摆满了各种货品,货品架上有一排小字,上面明码标价列出了价格,既有广德郡主发明的阿拉伯数字,也有正规的汉字。
    最前面卖的是生活用品,再往前走是调料区,再往前走就是生鲜区。
    尉迟恭停下不动,只见一个大台子上摆放一块冰,上面放着鸡心、鸡翅、鸡胸脯、鸡脖子、鸡架、鸡肝、鸡爪、鸭心、鸭脖子……鸡鸭鹅各类部件全部被拆开,分开摆放。
    这上面标价也确实与林满堂说的相差无几。
    整鸡的价格每斤十二文,可这上面拆分成十几样,每样价格都高于十二文。可购买之人络绎不绝。
    条件差一点的人家打打牙祭,喜欢买鸡胸脯,因为它都是肉,不像买只鸡,里面有许多骨头。
    而条件好些的人家,喜欢买脖子、鸭信、鹅掌,因为这些炒成一盘,也很香。
    有个小二高喊,“菜心喽。十文钱一斤的菜心,要不要?”
    有个大户人家的管事,听到有菜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过来,“我要。这些菜心全给我。”
    他跑得太快,差点撞到尉迟恭,赶紧向对方赔罪,却不忘冲那小二喊,“我要,我要。”
    尉迟恭探头瞅一眼,只见好好的白菘,这小二将它掰开,剥了一层又一层,只要三分之一嫩的地方。剩下的老的,就弄到旁边区域买,两文钱可以买三斤。
    而整颗白菘的价格是一文钱一斤。
    尉迟恭的仆人抹了把汗,“这可真会做生意啊。”竟然还能这么卖?
    “这边上了新品!拉蒜器!拉蒜器!拉蒜器!这可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好东西。广德郡主发明的好物件。来来来!你们瞧瞧!”
    呼啦啦凑过去许多人,只见那小二将剥好的蒜瓣往那盒子里一丢,盖上盖子,轻轻拉了几下绳子,再打开盖子,里面的大蒜真的变成了蒜末。
    “哇!”大家直呼惊奇。
    “不止可以切蒜,葱啊,姜啊,包括肉都一样可以。”
    尉迟恭也忍不住凑过去,如同刚才一样,只是轻轻拨弄几下,完整的猪肉就真成了碎末。
    有人忍不住呼喊,“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