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的爱恋

第二十八章 税赋


    ?老徐走出客厅后文清陷入沉思,自古以来税赋就是个敏感的话题,历朝因税赋重而动荡灭亡,因税赋轻而稳定复兴,西汉贾谊著《过秦论》砰击秦朝征集70万民工修长城、筑阿房宫和修皇陵,以致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陈胜吴广渔阳率数百役卒揭竿而起,天下百姓不满暴政跟随英雄造反,秦历二世灭亡。每个新王朝都轻徭薄赋注重民生,待统治者江山稳固享受奢靡生活时,横征暴敛又会降临到百姓头上,自古就有苛政猛于虎的说法,所以朝代的更替就难以避免。
    明初的税赋比较低,太祖朱元璋沿用唐宋以来的两税法,明朝的农业经济得到良性发展,天下百姓平常忙于农耕交皇粮,闲时服徭役为官家打工出力,到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大发展,许多农民脱离土地到手工作坊劳作,徭役和赋税不好征收,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的税赋改革,就是将徭役和皇粮折成银两摊到田亩上,一亩地一年约折一两多纹银上交户部,税收实现了货币化,减少了官府对百姓自由的束缚,而商户则另行收交易税。各地的十几个世袭王爷对管辖地的农户和商家也收一些捐税,对开矿等重大税目则由皇帝派贴身太监前往监查督办,税银直接交给皇宫存用。
    按说皇粮国税有法可依也很正常,但是明末天灾人祸战乱不断,为抗清就增加“辽饷”和“练饷”,各地的世袭王爷不断的开枝散叶繁衍后代,朱姓王室人员暴增费用大涨,至崇祯年间朱姓王家子孙已达百万之众,晋王爷的儿子就有一百五十多号人,王爷连儿子都认不全只好给他们编号,这就促成各地王爷用各种名义收缴捐税。最为可憎的是皇帝派出的太监,他们自持是皇帝身边的人,因为无所顾忌就飞扬跋扈,因贪图银两就作恶多端。据史料记载万历年间泰兴府老爷因当年绩效考核未通过,从京城落魄回乡时被太监率领的税官活活打死,最后告到皇上那只好将他们收监几年了事,可见当时监税的太监有多猖狂无耻。
    想到这里文清不由的打了个寒颤,觉得税款就象座山一样沉重,压得生意人喘不过气来,而解决的办法只有去寻求朱见亮了。他不由分说就穿上绸缎袍衫,提上两瓷壶陈年女儿红、两盒香榧子、两只烧鹅和两支陈年火腿向镇中央的朱府走去。朱见亮几次和文清来往已混得很熟,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回肯定是有事相求了。
    朱见亮迷缝着双眼让文清进了朱红大门,客厅落座后招呼女仆阿丽敬上碧螺春香茶,文清很郑重的摆出所带礼品外加一百两纹银,朱见亮眼放光茫却推说文清太客套了,熟人了还这样见外,还拿什么礼品啊!有啥为难的事直说就是。
    文清详细说出有一亲戚在钱塘府吴家商街做生意,本小利薄税银蛮重,请朱贵人出手相助。朱见亮面带难色沉下脸来,心想忙到是小忙,只是事情太龌矬,那有王爷子孙去为做生意的小商家说话的?文清揣摸出朱见亮的心事,就说不用您出头露面,只烦您留点墨宝,再把您的腰牌借用几日就成。听到这朱贵人才展开眉头,呼唤阿丽端来笔墨纸砚等物,歪歪邪邪的写下如下文字:兹有熟客亲友数人在钱塘府吴家商街做小本生意,望各路收税银官人予以照顾不得打扰,见字如见吾面,落款是大明吴王第十子第二十孙得势公朱见亮,崇祯四年秋字。
    见朱贵人盖上玉印,文清满心欢喜的接过墨宝,连说朱贵人好字,又接过碧玉腰牌仔细端祥,忙说遇上贵人好办事,回头叫亲戚给您老人家奉送银两来。朱见亮又拉住文清多坐片刻,阿丽马上冲煮莲子枸杞冰糖汤给客人喝,一袋烟的功夫俊悄的阿丽就端个冒着热气的玉托盘上来,文清猛的看到阿丽的肚子鼓鼓的象有身孕,那侍女阿丽倏的脸红起来,文清一下就看明白了,这种一定是朱贵人下的。看到朱贵人有些干尬,文清也不便点破,就推说家里有事很忙,朱贵人也不强留,差阿丽送文清出了院门口,叫贵客慢走有空常来,文清听罢慢慢的踱步向家中走去。
    月初收税的日子来了,文清穿戴齐整在货栈内等候,正午时分三个穿着绸缎衣袍的人员闯进店铺,吆三喝四的叫嚷着要收税,老徐满脸堆笑上前招呼:“三位老总请上楼就座,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小的照办就是。”
    “说什么废话,老子奉大明吴王爷令出来征捐税,快把货栈帐册拿出来查验,准备银两上缴王府。”领头的差人脸色阴沉。
    老徐吓得颤颤惊惊,生怕说错了话得罪官差,赶忙从柜台中拿出四注记帐帐本,一边卑微的让官差先上楼,好让老板去应付这帮凶神恶煞。听到楼梯响动,文清料定来了官差,他起身到楼梯口相迎,人们常说见多识广,在朝廷当过兵部侍郎的文清总有一种凌然的官家气质,在客气的辑手礼让后,这几个官差看出老板气度不凡,板着的面孔变得舒展起来。文清展开右臂请官差入座,一边示意老徐给他们泡上上好的明前龙井,看着官差们品茗着微绿的茶水,文清说本人从京畿地带逃难过来,和大明吴王之孙朱见亮是故交,望各位大人关照,他随手拿出朱见亮的腰牌和文书,递给几个官差查看。
    看过腰牌和朱见亮的墨宝,官差的脸变的局促起来,本是当地小混混出身的吴王税差,那敢得罪这样有权势的王室子弟呢?看来这家货栈的税捐是收不成了,他们面面相觑心有灵犀,为首的官差向文清打了个诺,说公事繁忙不想耽搁,以后也不会到货栈打搅收捐税了,文清看到这伙人肉不唧唧的样子很搞笑,就俨然的送他们出了大门,官差们还不住的回头做揖陪笑让人忍俊不禁。
    次日傍晚时分,又有几个身着大明文官服的差爷进了货栈,老徐依旧堆着笑脸迎他们进店,恰巧文清不在货栈,老徐急得出了一身冷汗,赶忙叫薛家伙计四处寻找老板,自己笨挫的招呼接待官差,官差们也不多话,翻起帐本就开始计算税银,帐面很清楚,货栈应缴税银200两,官差说本月户部有令要再加收两成税银40两,弥补因剿匪和练兵的空缺。本来老徐应象上次缴税一样直接把柜台里的银两奉上,只是老板交待过本月税银全部由他打理,老徐硬着头皮推脱,说银两不够正在筹措。
    为首的官差不愿意了,他板起脸说早干啥去了,本官那有时间耽搁,老徐吓得脸色发白,尿液禁不住流下来。正在不可开交之处,文清在伙计的簇拥下进了大门,他见了这阵势很老道的应付起来。文清忙说官爷不用着急,就这么点纹银算得了什么,这么晚了先要吃个便饭吧,那有饿着肚子收税的。俗话说有气不骂笑脸人,这几个官差的脸色和缓下来,正好肚子饿得咕咕叫,只好坐下来喝了几口茶。文清知道了官差的意思,示意老徐和薛家伙计赶紧去对门天外天酒家置办酒席,自己乘势和官爷聊开了家常。
    没有一袋烟的功夫,薛家伙计就跑过来,低头对老板说酒席已备好,请客人去酒家入席。文清客气的招呼官差跟他去天外天酒家,几个官差很自然的站了起来,文清发现穿着绣了鹌鹑补服的两个九品官员腿有些瘸,就关心的询问他们是何缘故,高个官差说自己去年收税时被人打了一棍子,就落下了腿瘸的毛病,那个打人的客商被自己一刀劈死了,低个官差说每到收税时日腿就会莫名其妙的红肿起来,文清说会不会是患了痛风病症呢?什么是痛风病,低个官差一脸的迷茫。文清说痛风是风湿病的一种,如果过度劳累、受凉、喝酒、吃海鲜等就会发作。差官说对呀,每次收税时都很忙禄,还经常能吃肉喝酒,怪不得会疼痛呢?请问老板有何医治良方呢?
    文清沉思片刻,李时珍的大明医科全书《本草纲目》记载的方子是这样的,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要改变病症首先要忌口,象鲜美食物就不能多吃,酒是绝不能喝的,酸的东西也不能食用,平日多注意休息,多吃些活血化於补气血的药物,诸如桂枝、人参、枸杞和藏红花等药物,尤其是常吃枸杞子最管用,官爷切记必定管用。
    说话间到了天外天酒家,席上摆的都是贵重美食和陈年女儿红酒,面对桂花猪蹄、鱼羊鲜、叫花鸡、东坡羊肉、火腿竹笋、红烧狮子头、梅菜扣肉和红烧乳鸽,只有低个税差闷头不语,其他官员都甩开腮帮大吃大喝起来,文清只好另点了炒青菜和炒茭白等素菜给低个官员吃。席间见大伙吃得痛快,文清攀谈到朱见亮和他的信物,那些官员一是怕王家子孙的威势,二是感谢文清的款待,对税银的事就不了了知了,临走时文清另给低个官员一大袋枸杞子,那官员高兴得一瘸一拐的遛走了。
    最难受的是第三天,来的是一个太监带俩个当地**,他们阴沉沉的一言不发也不吃饭,硬说货栈经营朝鲜高丽参和吕宋烟草,要交皇税纹银500两,文清撂出朱见亮和他的文书,太监头都不抬一下,说自己是侍候皇上贴身王太监的手下,啥人物没见过?文清熬不住,只好悄悄塞给太监100两纹银,俩个**20两纹银,他们才不吱声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