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复制者

第64章 再次审核


    ?一周之后,依旧是那栋灰色小楼,不同的是,此次李杰也得到了允许,能够亲自带着图纸进入其中。
    三楼的一间会议室中,李杰和杨文正紧张的坐在椅子上。在他们对方,坐着以三位老者为代表的审议考察组,其中,就包括李杰之前认识的林怀仁。
    至于另外两人,在李杰进来之前杨文就偷偷给他介绍过了。他们也是此次评议的领头人,简牧之,来自军委装备发展部,屠伟雄,来自国防科工局,都是负责军事装备采购、发展的国家级部门。
    军委装备发展部自然不用提,作为军委的15个职能部门之一,直接负责部队各项装备的采购和研制。
    而国防科工局,同样也是来头不小,全称为华夏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是又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的国家局。其前身是就是鼎鼎大名的国防科工委,后来在******机构职能改革中,被划入了工信部的管辖范围内,但依然保留了之前的大部分职能。
    简牧之,听名字便知道其家族的良好文学修养。他是个纯粹的科技人员,并无任何军衔在身,但因为在发动机领域的巨大成就,也使得他在军队中有着很高的声誉和威望。
    而屠伟雄,则是比林怀仁还高一阶的少将军衔。能列入将军职位的人,自然有其超乎常人的过硬本领。与简牧之的书香世家出身不同,他起于卑微,是在参军之后才被发现了才能,而后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才获得了今天的成就。所以,他对军队的归属挂和荣誉感,也比前者要强上很多。
    这三个主审人之中,林怀仁自是不用讲,他绝对会坚定支持李杰。毕竟这场重审,也是他动用多年的关系才好不容易促成的。
    而简牧之,则是林怀仁多年的好友,也是之前他想到的那个人。之前李杰便曾在林怀仁的带领下拜访过对方,向他讲解了自己发动机的设计情况。
    作为纯粹的科研工作者,简牧之并没有过多掺和部队与军厂之间的利益纠葛,所以他的眼光也都放在了产品的技术水平上。李杰带来的涡轴发动机设计图纸,不管是设计性能指标,还是各项参数的数据报告,都深深震撼了从事多年研制工作的简牧之。他几乎不敢相信,以华夏目前的科技水平,居然也能设计出如此先进的航空发动机!
    本着科研的初心,简牧之根本没有多想,很快就答应了林怀仁的请求。同时他也开始在自己的人脉网络中活动起来,替李杰宣传造势。
    三人中,唯一让李杰担心的,就是代表军委装备发展部出席的屠伟雄。作为部队自身培育出来的人才,他自然和那些关系深厚的军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李杰的抢食行为,他的态度也就成了事情成败的关键。
    “好了,开始吧!”作为此次审议的主审人,屠伟雄轻咳一声,抬头对李杰说道。
    “好的!”
    将设计图纸摊开,李杰开始向审议组详细的讲解起发动机的各项性能来。一般来说,航空制造企业发至加工现场的工艺规程全都是蓝本,且不是整本钉装在一起的工艺规程,而是一张一张的,也叫作工艺卡。通常是一道工序一张或是几道连续的工序形成整合在一起的工艺卡。
    这样的工艺卡,通过晒蓝的方式印制,是淡蓝色的。工艺流程图、文字标注等都是蓝色的,这样的工艺卡发放至流水线上,是绝对不允许加工人员随意更改。如果是发现了重大失误或是更进一步的工艺改进,必须要进行改进的话,也首先要报批管理、技术、审核等部门,经过一致审议通过后,发放工艺更改单,经过这几级的签字验收后,先改玻璃纸底图,然后用改好的玻璃纸底图进行晒蓝,接着对流水线上的工艺卡进行更换,将改进过的工艺卡放入新标准之中。同时,资料档案部门还需要对新旧工艺卡进行归档保存,以方便时候查询。
    之所以要如此严肃刻板,是因为航空加工是一件要求十分精密的工种,任何细小的误差都有可能会引发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
    但因为李杰发的动机还处于设计研发阶段,所以图纸也还仅处于白纸工艺阶段,各项修改意见在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示着。虽然看似混乱,但细查之下,却能发现,不管是修改人的姓名还是修改理由、日期都标注的十分清晰,内行人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委。
    一台完整的发动机,包含着十几个大项,上百个小项的专业知识,想要在短时间内解释清楚是根本不可能的。何况,对于李杰这款全新发动机的性能,预想没有接触过的屠伟雄一直抱着深深的怀疑态度,因此他提的问题也是极其刁钻刻薄,李杰也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向对方解释其中的技术原理。
    三个小时的连番提问后,审议工作才告一段落,端起桌上的茶杯,屠伟雄抿了口茶,皱眉道:“全新设计工艺!额定输出功率2000kw!推重比达到11!理论最大载重量12吨!这么强悍的性能,你那个刚成立不到一年的小公司,能生产出来吗?”
    对方语气中若有若无的蔑视,让李杰不禁眉头一皱。抬起头来,盯着对方道:“这一年来,我们青龙航空已经将其中的五大主要部件生产出来,并已经交付客户使用,相信您应该有所耳闻吧?”
    “嗯,青龙公司的产品,的确已经进入了部队服役,并且反馈也是好的出奇,不过……”屠伟雄微微摇头道:“不过这整台发动机的研制生产,可不仅仅是将零部件组装起来那么容易。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燃油供给、电子信息整合等问题,可远比生产零件要困难很多!就连国家支持的军厂都不能完成的工作,我又如何相信你能顺利完成呢?”
    “呵呵,国家支持的军厂?那又如何?”
    “这个……”被李杰的反问噎了一口,屠伟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好,支吾了半天道:“军厂的技术、资金都远在你们青龙之上!他们努力了十几年都无法攻克的难关,你们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拿下?这种事情说出去谁能信服?”
    “他们的技术、资金都远在我们之上?”摇头笑了笑,李杰再次反问道:“远在我们之上为什么连个好的航空轴承都生产不出来?远在我们之上为什么部队要舍弃他们的产品,而高价采购我们青龙的产品?远在我们之上为什么在青龙成立之前,他们会被国外产品打的节节败退,没有丝毫还手之力,还是我们将国外产品给压了下去?”
    三个直接的问题,立时将屠伟雄推到了困境之中。李杰说的句句属实,每一个他都无法反驳。青龙航空的零部件性能,的确要远超国内任何公司,包括哪些军事大厂的产品,要不然部队也不会大规模采购青龙的产品。
    又吭哧了半天,屠伟雄才回答道:“你不要以偏概全,混淆视听!零件怎么能和整机作对比呢!”
    “的确不能作对比!但却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拍了拍桌上的图纸,李杰自信道:“我们青龙就是要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之前如此,现在如此,今后同样如此!这款发动机的性能您应该很清楚,一旦装备部队,对于空军和陆航部队的战斗力,都会产生巨大的提升作用!”
    “如果您还是质疑我们青龙航空生产能力的话,我可以给您交个底,半年之内,我们一定能将这款发动机组装下线,交给部队试验飞行!”
    “你就这么有信心?”
    “当然!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将它完成了70%!”
    “你说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