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记者

第二十八章 去东吴


    ?“孔明,到了东吴,那就要多多关照啊!”徐强他们吃完丰盛额午餐后,休息一会儿,立马坐船准备去东吴。
    “放心,我罩着你。当然最重要的是要鲁肃多多关照我等!”孔明拱手对鲁肃行了一礼。
    “自然自然!”鲁肃微微一笑,漆黑的睥子闪烁着奇异光芒。
    “哼,到了东吴,不把你孔明玩死,我鲁肃誓不为人!”鲁肃背过身去,嘴角泛着诡异弧度。
    ……
    江面上秋风飒爽,徐强的短发飘逸轻灵,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头发,非常满意。不过往两边一看,立马就被孔明和鲁肃的发型打击。
    他们两个的长发皆是乌黑如墨,微风吹拂,就如杨柳枝条,美不胜收。
    “唉,突然有些不舍了!”徐强回过头,遥望还在岸边送行的刘备等人,心里有些空荡荡的。
    在和刘备他们生活的日子里,可以说他们对他非常照顾。
    虽然一开始刚和他们相见之时,闹过一段不愉快,不过这些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
    尤其是张飞,从一开始两人的不对头,到现在对他异常敬重,两人之间的基情飞速发展,令得刘备有时都隐隐吃醋。
    张飞算是他在这里最好的朋友,反倒是他的偶像赵云和他的关系一般般。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得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伤心离别之情无法释怀,徐强轻声吟唱徐志摩的好诗。
    “好诗!”鲁肃听到这首诗简单明了,意境高远的诗,嘴里念念叨叨,这徐先生果然名不虚传!
    “这首诗好奇怪啊,怎么不是五言也不是七言?”孔明听到之后,也是感觉刚刚徐强念的诗优美淡雅,但是更多得是奇怪。
    “咦,是诶,有点不对劲!”鲁肃从诗的意境中挣脱出,脸庞上布满震惊,两只眼珠子睁得老大,望向徐强。
    “这首诗乃是由感而发,随意而作,顺遂心声!”徐强轻轻咳嗽一声,尴尬解释道。
    “先生大才!”鲁肃一脸崇敬。
    “先生或许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经达到诗的最高境界-处处是诗,世间一切皆可为诗的境界。”
    “随意一句,皆可成诗。诗的形式皆可由你自己来定,你已经挣脱出传统流派诗的干扰,不再拘泥于诗的表面形式,而在于诗的意境!”鲁肃惊叹道。
    这可是诗的最高境界,眼前这个人年纪轻轻却是已然达到,这天下果然是年轻人的天下。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之际,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
    鲁肃想起一代伟人说过的话。
    “其实我没有你说得这么厉害!”徐强对于鲁肃脑洞大开,几乎无语。
    他自己都没有发现他这么牛叉,然而鲁肃这个外人却是发现他的不为自己所知的优点,想象力够丰富。
    “不怕人有文化,就怕人有文化还谦虚!”鲁肃终于知道刘备为什么如此敬重徐强了。
    这个徐强作诗如此之强,一看就是个有文化的人。偏偏这个人还有点装傻叉,整天一副“我不聪明,我没文化”的样子,一般人恐怕还真会被他给糊弄,然后到时候轻视他,结果被他怎么弄死都不知道。
    “恐怖,恐怖!”鲁肃此时已经将这个徐强当做一个非常恐怖存在,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或许都有深意。
    “徐先生,你真谦虚!”鲁肃擦了擦头上的汗,尽管现在是深秋季节,但是这个徐强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徐强听了,不再回答。
    “我本无意惹尘埃,奈何风吹尘埃来!”本想当个低调的人,但是情到深处不能自已,随便吟唱一首诗,就被人以为自己到达诗的最后境界,惭愧惭愧!
    “不好!”吟唱完这首诗后,徐强暗暗叫苦,心道不好。
    “好诗好诗!”鲁肃一脸惊叹。
    “这首诗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里面……”鲁肃滔滔不绝的分析起来。
    一路上,鲁肃不停的解读徐强的诗,还将那首《静夜思》拿出来解读,越是解读,鲁肃越是兴奋,最后完全沉浸其中。
    很多年后,鲁肃临死之前将一本两三厘米后的书交给他后人:“我当初有幸遇见一个至高诗人,里面记录了他的几首诗,虽然不多,但是我做了很多批注,每一次品味,都有不同感觉,现在我把这本书交给你,这是我给你最大的财富。以后你精神上匮乏,就看看这个,这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鲁肃后人在鲁肃死后,将他安葬完毕,有一天闲得无聊,于是拿出那本鲁肃交给他的精神财富。
    封面上有着两个大字:徐学。
    他噗嗤一笑,随后打开第一页,细细翻读,结果从一开始的不屑,到后来的津津有味,最后也是完全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每一天,他都拿着一只笔,边读边写下自己的感想。
    很多年过去了,他也要即将驾鹤西去,同样他将他的儿子喊到身前,嘱咐和当初鲁肃的嘱咐相差无几。
    一代又一代,《徐学》这本惊世之书出现,研究《徐学》这本书的人则被尊称为徐学究。
    到了明朝,明朝开国皇帝由于太喜爱《徐学》,想要自己独自一人占有,下令将民间的《徐学》全部烧毁,以后不可讨论《徐学》。
    若是言语间涉及《徐学》,则要受到重罚,大兴“文字狱”。
    然而明朝开国皇帝虽然位高权重,将研究《徐学》的气氛压制住,但是他不知道,知识的力量是无穷,求知欲望会使人陷入疯狂。
    他大兴“文字狱”,为大明的覆灭埋下了无穷后患。
    ……
    “到了!”鲁肃一路都在品味徐强的诗,感觉这时间如箭,眨眼就过去了。
    “好美!此刻正是晚上,灯火如豆,绚丽多彩,路边过往行人络绎不绝,吵吵闹闹,静态相结合,构成了一副人间美景。
    “走,今天带你们去快活!”鲁肃走在前面,准备带他们好好观赏一下东吴美景,见识一下东吴的综合实力!
    ……
    ;